中國經濟的飛躍發展,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讓人們對日常休閑、旅游度假、自我提升等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習總書記強調,要合理利用文物資源,讓...
作 者:朱萬峰 耿紅莉
出 版 社:中國旅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6月第1版
ISBN:
中國經濟的飛躍發展,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讓人們對日常休閑、旅游度假、自我提升等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習總書記強調,要合理利用文物資源,讓文物說話,讓文物活起來。2018年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掛牌成立,人們心中那最美好的“詩和遠方”終于走到了一起,博物館作為文化、文物事業的典型主體,站在了文旅融合的最前沿。同時,二孩政策的放開,80、90后家長對研學旅行的全新認識和支持,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扶植以及資本的涌入等多項利好因素,使得研學旅行的體量正在慢慢增大,預估總體規模將超千億的研學旅行市場,正在成為旅游業市場發展的新藍海,這對目前正是研學旅行主要服務主體的博物館來說,正是一次轉型升級的大好機會。
當高冷的博物館開始走入大眾游客的視野,旅游景區開始千方百計的創意創新加入博物館資源,一場浩浩蕩蕩的變革正在發生。博物館眼紅于景區有著大量的游客市場、網紅的賣點、親民的旅游活動與產品,而景區又羨慕嫉妒著博物館那天生高貴又有內涵的文化氣質?!安┪镳^旅游”的研究顯得尤為迫切。旅游視角的引入,為長久以來困擾博物館人“博物館疲勞”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從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購、娛等角度,為博物館的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同時,博物館產品的融入,為旅游景區帶來了傾慕已久的文化氣質,為旅游景區在研學旅行、文創商品、親子教育等產品方面注入新動力。
本書著重從介紹何為博物館旅游,博物館主體如何開發旅游產品,以及旅游景區如何融入博物館產品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介紹。第一章至第三章,著重介紹何為博物館旅游、博物館旅游發展的意義以及博物館旅游發展的市場現狀;第四章站在博物館主體的角度,討論博物館發展旅游事業與產業的方式方法與措施;第五章站在旅游區、景區的角度,探討如何結合旅游資源特色發展博物館產品的模式;第六至第七章,主要從博物館旅游總體的角度討論博物館旅游的營銷與盈利模式;第八章為博物館旅游發展的相關案例,第九章,是針對旅游規劃設計單位,在做博物館旅游主題相關規劃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規劃技術環節的內容,同樣是從博物館主體和旅游景區主體兩個角度出發,進行概要介紹。
追求精神文化享受是博物館旅游的靈魂與核心,無論是由博物館主導的博物館旅游產品,還是旅游景區加入的博物館類的文化觀光產品,博物館旅游的發展都需要我們在更多的實踐和理論層面,進行更深入和具體的探討,從而更好的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服務。
一、博物館旅游的概念、特點
二、博物館旅游的價值
三、國內外博物館旅游發展歷程、現狀及趨勢
四、博物館旅游的開發內容
一、博物館旅游的必要性
二、博物館旅游的可行性
三、博物館旅游的重要性
一、國內外博物館旅游市場現狀
二、國內外博物館旅游市場特征
一、博物館旅游開發典型模式
二、博物館旅游開發管理機制
三、博物館旅游發展實施路徑
一、旅游博物館的內涵
二、旅游博物館價值體現的重要性
三、旅游要素與博物館結合發展
四、旅游業態與博物館融合發展
一、博物館旅游新營銷概況
二、博物館旅游營銷探析
三、博物館旅游營銷策略研究
一、盈利模式
二、旅游盈利模式
三、博物館旅游盈利模式
一、收藏火爆引發博物館熱
二、特色小鎮促進博物館熱
三、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一、博物館+旅游
二、景區+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