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機構概況
機構簡介
榮譽資質
專家團隊
機構生態
合作伙伴
服務范圍
獨立IP
文旅規劃
規劃設計
運營營銷
教育培訓
招商投資
特色領域
國家文化公園
鄉村振興
全域旅游
文旅融合
紅色旅游
研學旅行
博物館旅游
工業旅游
生態康養
農墾旅游
案例成果
經典案例
專題研究
圖書出版
新聞中心
機構動態
九鼎原創
行業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
首頁
機構概況
機構簡介
榮譽資質
專家團隊
機構生態
合作伙伴
服務范圍
獨立IP
文旅規劃
規劃設計
運營營銷
教育培訓
招商投資
特色領域
國家文化公園
鄉村振興
全域旅游
文旅融合
紅色旅游
研學旅行
博物館旅游
工業旅游
生態康養
農墾旅游
案例成果
經典案例
專題研究
圖書出版
新聞中心
機構動態
九鼎原創
行業新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
機構動態
九鼎原創
行業新聞
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城鄉互動、海峽同榮、全球領跑
發布時間:
2014-01-09
點擊:
44
城鄉互動、海峽同榮、全球領跑—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談全球視野中“行走的中國人”
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記者錢春弦)“行走的中國人”,是業界對遍布國內外各大旅游城市、風景名勝地的我國旅游者的形象稱呼。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從時尚的大都市到紅火的“農家樂”,從名山大川到博物館、藝術館,從享譽世界的知名景區到風情獨特的街道小鎮,“行走的中國人”已名副其實成為全球旅游業發展的帶動者。
鄉村旅游新景觀:統籌城鄉帶動就業
記者:一直以來,旅游在統籌城鄉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這方面情況如何?
邵琪偉: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擁有田園風光的廣袤鄉村對廣大城鎮居民具有越來越大的吸引力。大量城鎮居民的下鄉旅游休閑,可以讓一部分農民不離土、不離鄉,就地就近轉化為三產從業人員,通過提供住宿、餐飲、娛樂、銷售手工藝品和農產品
等方式來增加收入,提高農業和農產品的經濟附加值。
與此同時,城市游客的到來還帶來了現代化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潛移默化地促進農民原有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使農民不離土不離鄉即可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生活在清新的自然風光中,享受著現代文明??梢哉f,鄉村旅游在依托農村生態環境、依托農村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成為旅游業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在“三農”問題上的一個重要閃光點。
最新統計表明,2013年我國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全年農家樂等鄉村旅游經營戶新增20多萬家,總量已達170多萬家,營業收入可達2800億元,帶動超過3000萬農民受益。農家樂不只是城鄉結合部才有的景致,在革命老區包括“老少邊窮”地區,紅色旅游正成為經濟增長、農民就業致富的新渠道。2013年,隨著《2011-2015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的推進落實,我國紅色旅游持續增長。紅色旅游在弘揚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全國紅色旅游年接待游客7.67億人次,綜合收入達1986億元。
海峽旅游新境界:旅游圈呼之欲出
記者:您最早倡議建立“海峽旅游圈”,被兩岸旅游業界普遍看好,目前發展情況如何?
邵琪偉:我可以告訴你一組最新數據:2013年大陸與臺灣旅游雙向交流規模預計達到800萬人次。大陸開放居民赴臺旅游5年來,累計為臺灣帶去500多億元人民幣的旅游收入,推動臺灣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由2.94%上升到4.63%。海峽兩岸文脈相承,擁有骨肉親情,加強合作具有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從海峽西岸入手,聯合東岸,打造“海峽旅游”品牌,有望將海峽兩岸旅游區建設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隨著我們進一步落實支持港澳發展和惠臺涉旅政策,兩岸四地旅游交流合作正在結出碩果。2013年,我們組織4000多名港澳臺學生到廣東等地開展修學活動。預計2013年內地與香港、澳門旅游雙向交流分別達到1.18億人次、3942萬人次?!昂{旅游圈”超出了狹義的西岸和東岸,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融入,面向京津冀、長三角地區,“海峽兩岸旅游圈”概念北上也逐步形成共識。
全球旅游新期待:貢獻超過30%的中國客
記者:旅游業全球看中國,2014年及今后趨勢怎樣?
邵琪偉:2013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將達9730萬人次。2014年我國旅游業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發展格局,預計出境旅游人數1.1億人次,增長13%左右,首次突破1億人次大關。這從一定意義上體現了我國旅游業以及我國旅游者在全球的地位。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數據,2013年全球國際游客可增長5%,近10.8億人次,高于年初預計。在國際金融危機繼續影響全球經濟的復雜背景下,保持這個增速很不容易。根據近年來國際旅游的增長和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增長數據的對比,中國對國際旅游市場增長的貢獻超過了30%。
世界旅游業發展的重心正在逐步東移。2012年,歐洲仍然是最大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占全球比重51.6%,其余依次為亞洲26.4%、美洲15.8%、非洲5.1%、太平洋
地區1.2%。據預測,亞洲旅游市場國際游客接待量占全球比重到2020年將達到30%,2030年將超過36%;而歐洲的比重將分別降至49%和41%。
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看,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將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進入一個新階段,這為中國旅游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全球旅游業對中國有期待。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中國人出境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國。希望更多的中國游客能夠當好國家的形象大使,體現中國文明程度和國民素質修養。我們要持續抓好文明旅游工作,加強對游客的宣傳引導,使文明旅游意識深入人心,使文明旅游成為每一位游客的自覺行為,使世界各旅游目的地都能分享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分享中華文化。
作者:錢春弦
專訪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展望2014中國旅游
青島鄉村旅游規劃出臺 放大“鄉愁”旅游資源
其它新聞
文化和旅游部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范演出市場秩序
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委聯合開展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典型案例推薦遴選工作
文旅進化,“夜經濟”的進化迭代之路究竟該怎樣走?
施行黃河保護法對沿線旅游業發展有哪些積極意義?
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 91%的博物館免費開放
明年施行的黃河保護法對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提出了這些要求
298個!文化和旅游部公示新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鄉)名單
150-0136-0855
TOP
亚洲午夜无码2019_97免费无码无码人妻视频_6080yy国产一级毛片_午夜女人免费人做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