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禪修初體驗——《鄉村周末》封面故事

發布時間:2013-11-15 點擊:16

xt23a212.jpg



 文<凌志 圖<擇一 

        來源:鄉村周末·中國旅游報

  北京懷柔區的朝陽禪寺寂靜敞亮,樹木蒼老挺拔,恬靜的氣息中飄蕩著縷縷幽香,只見一兩個居士在寺內靜靜地打掃塵土。我們輕聲詢問禪修之事,一位居士便引著我們去尋訪正在大雄寶殿做早課的大定師傅。

  早課正在進行中,幾名居士緊隨師傅,用心地念誦著經文。因不敢輕擾,我們便在殿外靜靜地等候著,大殿旁的石階上適合觀景,聽禪樂飄揚,極目遠眺,心中已暗自將城市的忙碌拋之腦后。

  早課結束后,大定師傅從大殿中迅速走出來,雖然先前只是電話聯系,不曾謀面,他卻在一行人中找到了我,而說的第一句話竟是感謝。沒有因為我們打擾了他的工作感到不便,卻是非常熱情地歡迎我們,還為我們準備好了熱茶。

  在會客廳里,我們圍坐一圈開始聊起禪修。這里剛剛結束了一期禪七班,學員收獲不少,談及此事,大定師傅很是興奮,或許是急切想把自己的感受與我們分享,他的話語顯得有些語無倫次,從禪修儀規到禪修意義再到禪堂的具體工作等等,這些話題他反復穿插地講述著。

  聊天中,大定師傅下意識地從端坐姿勢換成了雙腿盤坐,在他看來,出家人日常生活就是修行,聊天也不妨礙打坐。同行的朋友起身準備拍攝,師傅撣了撣褶皺的禪服,一臉尷尬地說,“還是別拍了,我這形象不大好。聊了這么久,不如我帶你們去大殿‘實修’一下吧?!?/span>

  坐禪:散盤 單盤 雙盤

  印象中,禪堂總是戒律森嚴,過去經常在電影中看到師傅懲戒弟子的場景,木質長板落身便是一條長長的血印?,F如今,香板的懲戒作用雖然沿用下來,卻少了些嚴苛。不同的香板因其作用不同而各有稱謂:監香、巡香、警策、僧值、知客、維那、堂規、清規……修行者的一言一行都有護法實時監督。聽師傅說,禪修課堂上總會有一兩個“大孩子”違犯戒律,大多時候會拿出香板稍作警示,卻不忍心真正用在他們身上。

  禪堂首先要學習的是打坐,師傅先拋出了很多個“不能”:不能隨意盤腿,不能含胸夾背,不能左右搖晃,更是不能喧嘩擾人……

  我不禁琢磨著,這盤腿能有多難。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歡盤腿而坐,不論是看電視,還是跟親友聊天,盤著腿總是感覺格外自在。不過,真正開始禪修打坐,才發現盤腿可沒有那么簡單,少不了要挑戰一番肌肉拉伸的疼痛極限。

  在禪修課上,盤腿有3種,一種是將左腿扶起放在右腿根上,同樣再將右腿扶起放在左腿根上,反之亦可,這種盤法叫雙盤。一腳觸墊,另一腳壓于對側大腿根上,叫單盤。還有一種相對簡單,將一腳抵于對側腿腘窩處,另一腳置于對側小腿外,這叫散盤,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盤腿姿勢大多為散盤。

  顯然是印證了辦公室一族的通病,由于常常缺乏運動,除了一位常練瑜伽的朋友輕松完成了雙盤動作,其他人全部挑戰失敗。不過,“欲降其心,必先降其腿”,這話并非全無道理。大定師傅說,“人在坐禪時,脊柱垂直與否很關鍵。相比散盤的動作,雙盤腿可使身體自然挺拔,更加穩定,有助于加速人體五臟六腑血液的流通,對健康很有益處。若能克服心理上的疼痛感,堅持練習,完成從散盤到雙盤循序漸進的提升,最終一定可以做到,但如果連這樣的定力都沒有,又如何能把握我們自己的內心?”

xt23a212---.jpg



  在禪修中,每一個細微步驟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即使是擺放鞋子這樣的小事也不例外。盤腿動作完成之后,師傅要求我們在臀不離墊的情況下,俯身將禪凳前方的鞋子慢慢移動到禪凳底下,這是第二次挑戰肌肉拉伸極限,只覺腰背肌肉一陣生疼。像這樣的挑戰,不止在打坐中,還會出現在行茶中,喝完茶放置茶杯,也將完成類似的動作:端坐在禪凳前,右腳向前,臀不離墊,俯身將茶杯盡可能遠地放置在地面上。師傅說,這樣的動作是為了訓練頭部與腰部形成一條中空直線,從中你們可以慢慢感受身體的改善。

  不過禪修并不是苦行,也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禪凳上除了準備了墊子,還有一條被子?!氨P坐時,膝關節易受風寒,包裹雙腿很有必要?!睅煾狄贿吙谑鲆I,一邊為我們示范:展開被子舉過胸前,然后平鋪在腿部,將被子自然下垂部分折疊壓置于腿下,再整理兩側,包裹嚴實方算好。


2.jpg

  行禪:飄逸如風

  久坐易腿麻,師傅們也會想辦法調節,于是動和靜的修煉需要交替進行,行禪就是“動”的修煉,這是往復穿行于禪堂的一個環節。在一燭香的時間里,我們跟隨著師傅,在殿內按順時針路徑繞行。大定師傅行走如風,飄逸瀟灑,剛開始的幾圈還能追上他的速度,但越往后,越覺得步伐沉重。大概是看出了我們的問題,他停下腳步指導我們,“走路要挺胸闊步,不要介意是否有人在觀望你,保持身體平衡的最好辦法,就是甩開臂膀、放輕腳步,直至全身都運動起來?!迸笥研ρ?,“我每天一小時步行上班,到最后總是累到不行,看師傅行禪才知道,真正的行走是要放松身體,才能保持精神愉悅?!?/span>

  行茶:學會尊重

  禪修中的行茶是道德修行的重要一課。倒茶人和飲茶人之間會自然流露出對彼此的尊重,飲茶人無論是接杯、持杯、喝茶都不能冒失莽撞?!霸诙U堂里,人人都是平等的,為你們斟茶倒水的內護也理應受到尊重,如果你沒有一顆謙遜和感恩的心,你又有何德何能承受對方的一片誠心呢?”說起這番話,大定師傅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在佛法中,眾生平等的理念被看得很重,行茶中自然有所體現。

  我們端坐在禪凳上,師父先將茶杯逐一分發于我們。行茶時,他告訴我們應該以大拇指和四指相對持杯,以表示對倒茶人的尊重。待杯中茶溫適宜時,保持心無旁騖,端起茶杯慢慢喝下。茶不能一口吞下,需要細細品味,這樣可以讓茶湯的香氣充滿整個口腔。

  一般行茶3次,喝完后,飲茶人右腳向前,將茶杯放置在地上,聲音不可過響,以免失禮。禪堂的茶,無所謂好壞貴賤,通常被出家人稱作“清水白茶”,既是形容品茶的心境,亦是告訴禪修者行茶品嘗的不是茶的滋味,而是一種感恩、福報的情禮。

3(0).jpg

  持齋:清淡爽口羅漢菜

  結束行茶,已是中午11點半,齋堂居士再次過來催促我們去用齋。師傅告訴我們,在禪寺,有嚴格的用餐時間,如果錯過,就無法用齋了。我們趕緊收拾完東西,去了齋堂。

  朝陽禪寺齋堂內,窗明幾凈,溫暖的陽光照射進來,齋堂分兩個用餐區,左側為女眾用餐區,右側為男眾用餐區,古色木質桌凳干凈整齊地排列著。

  臨行的前一晚,我通過微信聯系大定師傅,說想要去采訪,如果有的話,順便體驗一下齋飯。沒曾想,一句隨口之言,師傅竟用了心,主持齋堂的居士楊阿姨特意為我們準備了羅漢菜。這里的羅漢菜包括白菜、豆腐、蘑菇、木耳、豆角、番茄等多種新鮮食材,不用過多的佐料,只是慢火熬燉,原以為這清湯寡素之食味道平淡,沒想到入口清淡爽口,竟如此好吃。齋堂居士說,蔬菜都是她們在菜園種植的,熬湯的水也是取自山中甘泉,寺院里的僧俗們都很喜歡。

  問起這齋菜的由來,楊阿姨說,關于這道菜,我們這里延續著一個古老的說法:約2500年前,釋迦牟尼的大弟子目犍連,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比丘和比丘尼,向天人求救,天人看到目犍連的善心,送給他十八樣菜,目犍連用其熬制成湯,分給比丘和比丘尼們食用,誰知喝完后他們疾病立刻褪去,變成了羅漢。這道菜從那時起就被稱為“羅漢菜”,又被后人稱之為“清凈菜”。

  吃羅漢菜是一次心靈清凈、逐漸洗禮的過程,用齋時,齋堂師傅們不停地為我們服務,擺放碗筷、一次次走過身邊,為我們分發食物,這讓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激。第一次用齋,禮儀也需要稍作了解,當師傅走到你的面前,你需要食用時,可以輕輕地將碗往前推放,并點頭致謝。佛家講“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意思是小小一粒米飯的力量相當于一座須彌山(佛教里指比較大的山),以此告誡大家珍惜糧食。

本文來源:中國旅游報—《鄉村周末》

亚洲午夜无码2019_97免费无码无码人妻视频_6080yy国产一级毛片_午夜女人免费人做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