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0-16 點擊:6
中國旅游報訊 深圳深南大道東段的華僑城也許是目前中國主題公園密度最高的地方,不到兩公里范圍內,聚集了世界之窗、歡樂谷、民俗村、錦繡中華4家主題公園。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深圳城市旅游一直發展迅猛,雖然沒有名山大川,但是依靠主題公園和景區發展,深圳城市旅游另辟蹊徑,成為我國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
接待人數未超限
今年十一,伴隨著旅游法的正式實施,旅游景區游客最大承載量一直備受關注。
據深圳文體旅游局在9月底黃金周前,公布的《深圳市首批旅游景區游客最大承載量指標(試行)》顯示:世界之窗為75200人次、歡樂谷為57900人次、錦繡中華民俗村為76900人次……全市共有14家國家A級旅游景區公布了游客最大承載量。
據了解,今年黃金周期間,深圳世界之窗7天共接待中外游客25萬人次,同比增長20%,另外,深圳歡樂谷共吸引了海內外游客20余萬人次、小梅沙海洋世界游客逾10萬、深圳野生動物園游客達13萬人次、東部華僑城迎來25萬游客,多家景區人數也均在10萬人次以上,刷新同期紀錄。據統計,深圳文體旅游局重點監測的25家景區共接待游客386.11萬人次,收入1.69億元。
從目前公布的數據顯示,黃金周期間各景區接待人數均未超限,且秩序良好。
認真核定標準
那么,景區的最大承載量到底是如何核定出來的呢?這個問題,其實深圳文體旅游局從4月份旅游法正式頒布開始,就已經開始研究了。
今年旅游法頒布之后,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委托深圳生態旅游開發研創中心開展旅游景區承載量核定工作。鑒于首次由旅游主管部門核定旅游景區游客最大承載量,在沒有系統的全國旅游景區游客最大承載量測算辦法的前提下,深圳市文體旅游局根據全市旅游景區以主題公園為主、游客參與性強等特點,本著穩健的原則,采用分期分批核定和發布的辦法,嘗試性地開展首批旅游景區——國家A級旅游景區的游客最大承載量核定工作。
據深圳文體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生態旅游開發研創中心通過資料分類對比法、實地考察法、專家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等,采用國家旅游局制定的GB/T18971—2003《旅游規劃通則》的技術手段,綜合考慮景區的空間容量、設施容量、生態容量、社會心理容量等影響景區容量的因素,建立計算不同類型主題公園的人均空間容量的數學模型,確立深圳華僑城旅游度假區、觀瀾湖休閑旅游度假區等12家A級旅游景區容量的標準體系,科學測算了每一家旅游景區的游客日最大承載量。
同時,針對旅游景區游客最大承載量的管理和控制,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向所有A級旅游景區提出嚴格要求,比如,必須在旅游景區的官方網站、售票處、入口處等明顯位置公布游客最大承載量的核定數據,制定園區旅游者流量的控制方案。當旅游景區預售、預約門票及現場購票游客量達到最大承載量的80%時,要向社會和即將入園的游客發出預警提示,采用園內疏導、入口調控、增加活動項目和延長游覽時間等應急措施,以保障游客在園內游覽的舒適性。當游園游客達到最大承載量90%時,必須向政府和市文體旅游局報告。
該負責人還表示,首批景區游客最大承載量公布之后,主管部門面臨著是如何監管和核定問題,目前尚未有科學規范的測評體系,主要靠景區自律。
保障游玩舒適度
筆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事實上許多景區在規劃之初就已經關注到景區客流量的問題。作為深圳旅游地標,深圳華僑城四大主題公園的客流量問題備受矚目。世界之窗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公布的數據,世界之窗的游客最大承載量可以達到75200人,但實際上景區也只有開園之初的幾年,曾經單日客流量突破7萬人,因此客流量還處于可控范圍。作為一個經營了近20年的主題景區,世界之窗也探索出如何疏導游客的方法,比如在舉行新年倒數等大型主題活動時,世界之窗門口被擠得水泄不通,但往往在散場后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恢復暢通,這得益于周邊完善的交通環境。深圳歡樂谷有關負責人表示,“限量”無論有沒有旅游法都值得景區重視,園區人流量的飽和度是有限的,限制是為了讓游客更舒適,尤其對于機動游戲為主體的景區,限量也有利于保護景區游樂項目的安全運作。
與世界之窗相比,深圳青青世界屬于中小型景區,作為深圳市的精致農業與觀光旅游相結合的生態旅游景點,青青世界對客流控制也非常重視。景區負責人魏秋琴表示,生態環保是景區的特色,如果客流量過大,是對生態的破壞,作為城市的配套景區,青青世界的目標客源市場通常都是城市周邊,且多為自駕游客,因此,除了從門票銷售量上控制游客數量外,停車場的容量也成為控制流量的另一個有效方法。魏秋琴表示,寧可將游客最大承載量下調,也要保證游客的舒適度,因為對于休閑度假式為主的生態景區,舒適度意味著回頭率,這是景區更為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