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5-14 點擊:34
2003年,藍頂藝術在成都萌芽。如今,十年過去,藍頂已成成都乃至中國西南規模最大的藝術家聚居區,是中國當代藝術界一個不可繞過的詞語,在世界上也頗具知名度。
十年,藍頂成功打造了一個關于當代藝術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傳奇。
新藍頂藝術中心建在“荷塘月色”共40畝的二號坡地上,現稱“藍頂二號坡地”。用著名藝術家周春芽的話來說,那里是個“神仙居住的好地方”:正面是翠竹掩映的荷塘,其他三面被田野懷抱。
“‘藍頂二號坡地’已經成為四川甚至全國當代藝術家聚落群的一個發展范本?!弊蛉?,錦江區有關負責人表示,5年時間,“藍頂二號坡地”的發展勢如破竹。除周春芽、何多苓等本土頂尖藝術家外,長期居住在北京的藝術家也來到了這里。
在全國藝術界,“藍頂二號坡地”是重要的文化現象;在成都,它已逐漸成為藝術家、批評家、策展人、畫廊、藏家及媒體等關注的焦點。
有適合文化創意發展的生態土壤,更是“藍頂二號坡地”成功的密碼所在。
聚集藝術創意資源 成為當代藝術搖籃
2012年,錦江文化創意產業規模位居成都市首位,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5%,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柱地位基本確立。
從成都市中心延伸,“紅星路35號”、錦江區創意產業商務區、三圣花鄉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是錦江區發力的3個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錦江區把提升軟實力的著力點之一放在了三圣花鄉: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對知名藝術家的吸引力,不斷聚集藝術創意資源。這正是“藍頂二號坡地”成為當代藝術搖籃的根基。
如今,在三圣花鄉,除“藍頂二號坡地”外,還有國內首家私人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以及各種畫家村、藝術聚落如璀璨繁星點綴,其良好的藝術生態在全國頗具影響力。藝術和藝術家的聚集,不是為了附庸風雅,也不只是簡單為了打造三圣花鄉的旅游產品特色,錦江區有大思路大作為——要探討發展一種有獨特競爭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類型,即“堅持推動如何把藝術原創推向市場,如何把藝術品變為商品”的產業模式。
組成文化創意產業“金三角” 提升三圣花鄉
將“藍頂二號坡地”、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等“藝術細胞”植入三圣花鄉,既探討發展“把藝術原創推向市場”這種有獨特競爭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類型,同時通過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藝術聚集,形成推動產業發展的效應,激活了整個片區發展,以尋找另一條全新的文化創意產業路徑。
“政府提供好的政策,搭臺讓藝術家唱戲,最終會實現藝術與產業的雙贏?!卞\江區相關負責人說,他們正以三圣花鄉藍頂藝術中心、畫家村和許燎源博物館3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為核心,建立成都文化創意產業的“金三角”。
錦江區將通過這3個項目,帶動更多的文化創意產業入駐三圣花鄉,將三圣花鄉從自然生態聞名的“五朵金花”提升為自然風光和藝術氛圍相映生輝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讓更多的藝術家和文藝青年在這里實現他們的“藝術夢”。(本文來源于成都晚報)